手账是日记回归吗?

来源:bob下载    发布时间:2024-07-18 00:48:47

  一种叫“手账”的现象在国内流行开来。在被称为“数字原住民”的95后和00后青年人群中,有更多的人偏爱用纸和笔记录生活、管理时间,并以此作为彰显自我的标签。在部分社会化媒体上,手账趣缘群体异常活跃,以手账为主题的创意产业和集市为城市文化风景新添一抹色彩。

  做手账,被认为是这代青年的一种技术怀旧或传统回归,即反映出青年在快时代对“慢生活”的向往。面对数字科技带来的高速变化、不确定性和稍纵即逝感,青年人似乎需要从纸张、胶片、唱片等模拟技术的粗糙和笨拙中抓住一丝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手账在数字时代流行,究竟代表着怎样的青年文化心态?

  从外表和功能上看,手账与传统日记并没有太大区别,那为什么国内手账圈不把它叫做“日记”,而是“手账”呢?

  “手账”是一个典型的日源词,它的字形是日本汉字,用来表示可贴身携带、用以记录个人隐私信息的小本子,但读音不是日语的“techo”,而是汉语拼音shǒu zhàng。采用这个外来词,显然是为了将手账与传统的日记区分开来。许多手账爱好者开始对做手账产生兴趣,大多来自他们追日剧时对其剧情的模仿,或从视频网站上看到西方年轻人的分享。其实,中国自唐朝开始就已存在日记文体。

  仔细观察手账爱好者的日常使用,就会发现纸和笔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做手账这项活动的全部,而只是手账活动所涉及众多技术方法的一部分。换言之,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手账并非指代某个单一的媒介,而是一个由各种新旧媒介有机结合的媒介组合。

  这个媒介组合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由纸、笔及基于纸质手写发展出的文具所组成的核心层;由手机、电脑和打印机等个人设备组成的中间层;由社会化媒体构成的外围层。这三个层次分别承担手账的手工操作、素材收集和加工、知识分享三大功能,彼此环环相扣。

  手账创意大多来自青年对互联网资源的共享和整合。纸质书写的意义产生于虚拟社交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和身份建构,数字技术在手账文化消费过程中没有被边缘化,而是起着结构性作用。

  市面上受欢迎的手账本外表朴实,其设计原理渗透着工业设计和数字技术的逻辑,体现出数字产品普遍遵循的两大原则:

  一是数字化编码,即将连续和模糊的现象转化为非连续、量化的信息。大多数手账为实现时间规划的功能,会按照月、周、日对时间进行分割,用户只能在代表这些时间段的狭窄拥挤的空间内书写,自由的连续书写被片断式的填表和列清单取代。在记录方式上,流行的做法不是大段的文字表述,而是借助胶带、印章、贴纸等文具完成打勾、点顿、涂色、盖章等半自动化的打卡动作。

  二是模块化管理,即将一个产品分解为独立的模块,模块之间能够准确的通过不同的需求打散重组,以便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灵活性更好高效地适应应用场景的变化。比如,有的手账本以“日记、想法、生活三合一”作为分册模式,或是将封面和内页分开销售,用户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日历、方格、点阵、横条、空白等不同格式的内册,自由组合成一个手账本。

  在页面设计上,手账不像书籍或是传统笔记本那样呈现为统一的空间,它更像是网页,被各种链接和排版打破和分隔。除了平面的书写,许多手账爱好者还会采用拼贴的方式将手机和网络上的素材搬运到纸上,或直接将车票、门票、奶茶杯垫等实物粘贴在一起,产生页面空间的多层叠加。

  在感官体验上,高端的手账产品都会放大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体验,比如书写过程中纸张发出的唦唦声、皮革封面在反复使用后产生的温润感等等。

  相比主流的数字产品,女性化倾向在国内手账圈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的调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手账爱好者是95后00后的城市女性,尽管在真实的生活中采用纸质书写的男性并不少见,但“手账er”(特指喜爱做手账的群体)作为一种文化标签似乎已成为“精致女生”的专利。传统性别话语中对女性气质的刻板印象,为手账提供一种特有的手工感和怀旧感,使得这种渗透着数字逻辑的产品看起来像是数字时代的他者和例外。

  我们恐难再将手账文化在中国新一代群体中的兴起,简单解读为对某种民间传统文化的回归,或者是与数字技术的断联和反叛。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是一种传统的“慢媒介”,在纸和笔的外表之下运行的却是网络条件下的数字逻辑。作为一种自我技术,它未必指向某种浪漫主义的人文理想。在手工感十足的封皮下,往往执行的是跟踪、打卡、复盘、分享等电脑式操作,记录的是对自我的数据化加工、存档和优化,以一种低技术的姿态顺应当今社会不断数字化和媒介化的趋势。(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

上一篇:规范食品标签 保障消费权益
下一篇:【48812】张掖市甘州区北街商场监管所展开标准散装食物出售专项查看